主題 : 賦稅票據見證泉澎交流史
級別: 未EMAIL驗證會員
UID: 3213
精華: 0
發帖: 0
升級點數: -1 點
金錢: 100 金幣
線上時間: 7(時)
註冊時間: 2006-09-16
最後登錄: 2007-04-11
樓主  發表於: 2006-09-22 17:27

賦稅票據見證泉澎交流史

賦稅票據見證泉澎交流史

  民以食為天,國以稅為本。中國2006年全面取消的農業稅,曾是2000多年來歷代政權的主要財政收入。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知不覺地留下了豐富的賦稅票據,正日益引起收藏者的關注。
  在泉州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萬冬青先生的稅收藏品中,有兩份清德宗光緒三、四年(1876-1877)間的晉江“業戶完糧執照”,其一內容為“補用清軍府准補澎湖分府調署晉江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程,為徵收錢糧事今據(菜)面(九)甲糧戶(百十七)戶丁(郭庚良)完納,光緒三年分地丁銀貳錢整,茲合給印串領執為憑,尚有隱匿、印串、私出、收單者,准納戶持單首告,照侵盜例,加等治罪,須照,光緒三年(八)月(初八)日給,縣,石獅國櫃風字第一千四百(四七)號。”110×210毛邊紙,黑色木版印刷,加蓋著紅色關防、“正堂程•驗訖”章、經辦人名章。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改革田賦制度,以清聖祖康熙五十年(1711)丁額為依據,取消明制“一條鞭法”的人頭稅,採取“地丁合一”、“推丁入畝”的農業賦役新辦法,依據多占地多納稅的原則,徵收“地丁錢糧”(包括地丁銀和地丁糧),一般每地賦1畝攤入丁銀2錢。當時,晉江縣設安海、石獅、青陽、河市、城區五櫃,負責徵收錢糧。農戶依據核准的畝數和稅額,按時向所在櫃交納現金(地丁錢)和糧食(地丁糧)。“業戶完糧執照”就是經縣官授權,由各櫃發給納稅戶的完稅憑證(收據),屬農業稅單據,並非現今概念上的“執照”。該“執照”為二聯單,官府保存一聯,納稅人保存一份,各作憑據,防止貪污舞弊。清代的各種契證票據,都刊列著主管官員的官銜、功勞和姓氏。透過那單據,我們可以瞭解到清光緒三、四年間的晉江縣正堂程某,調任前為軍方派駐澎湖的侯補官員。
  臺灣(含澎湖等島嶼)與泉州隔海相望,自宋至清,泉台軍政關係密切,臺灣曾作為泉州的軍政轄區〔南宋乾道七年(1171)泉州知州汪大猷屯軍澎湖〕,或與泉州同隸屬于福建,或泉州人在台建主統治政權,或泉州人奉旨率軍統台,奏清臺灣設立行政區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臺灣設府;清雍正五年(1727)二月,加設臺灣道,派臺灣府通判駐紮澎湖,脫離泉州的行政管轄,但軍事上仍屬泉州海防同知管轄,且福建陸路提督衙門設在泉州,臺灣一有軍事行動,大陸清軍都是從泉州出發渡台。直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建省,直屬中央朝廷,才與泉州脫離軍政轄屬關係。程縣官正是在臺灣即將建省、澎湖與泉州即將完全脫離軍政轄屬關係前夕,在泉澎兩地任職的。
  小小單據,記錄泉澎密切關係,為泉州稅收史提供了可靠佐證。
                      收藏�N䖳緍 [email protected]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升級點數:3(站長)
  • 升級點數:-2(站長)
  • Time now is:06-26 16:46,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