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1953年參圓人民幣炒到5萬
級別: 局長
UID: 4089
精華: 0
發帖: 25150
升級點數: 6093 點
金錢: 44291 金幣
線上時間: 38853(時)
註冊時間: 2008-07-21
最後登錄: 2025-04-21
樓主  發表於: 2011-08-15 20:29

1953年參圓人民幣炒到5萬

圖片:
  1953年參圓人民幣炒到5萬

 1953年參圓人民幣
級別: 局長
UID: 4089
精華: 0
發帖: 25150
升級點數: 6093 點
金錢: 44291 金幣
線上時間: 38853(時)
註冊時間: 2008-07-21
最後登錄: 2025-04-21
1樓  發表於: 2011-08-15 20:30

就在人們感慨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時候,有一些“錢”卻變得越來越值錢,而且還是相當值錢。

根據一些機構的報價,第一套人民幣全套高達400多萬元,第二套報價也超過了40萬元。

其中,1953年參圓幣最高報價逼近5萬元。

  第四套90張雙喜大全套鈔王,每套鈔王都是國庫8億人民幣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第四套全新品相紙幣。

每套9種面值,共90張紙幣,均由00—99的雙喜號組成。”記者隨後咨詢了永銀錢幣的負責人陳永,

他告訴記者:“這類所謂的大全套其實就是一些幣商的噱頭,

實際上就是第四套人民幣中抽取了一些特殊號段的人民幣。”按照規定,

交易目前還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幣是違規的。陳永表示,第四套人民幣在過去幾年不斷遭遇炒作,

最關鍵的原因是市場不斷傳出第四套人民幣將退出流通的消息。一旦退出流通領域,

第四套人民幣的身價必定暴漲。


    
級別: 局長
UID: 4089
精華: 0
發帖: 25150
升級點數: 6093 點
金錢: 44291 金幣
線上時間: 38853(時)
註冊時間: 2008-07-21
最後登錄: 2025-04-21
2樓  發表於: 2011-08-15 20:31

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有價無市,因為存世量小,因此價格很高,且市場無貨。

根據一些機構的報價,第一套人民幣全套高達400多萬元,第二套報價也超過了40萬元。

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中的“蘇三樣”為現今人民幣收藏領域中的幣王,

包括大黑拾圓幣市場價格超過20萬元、1953年蘇版伍圓價格達3萬多元、

參圓幣最高報價逼近5萬元。
級別: 局長
UID: 4089
精華: 0
發帖: 25150
升級點數: 6093 點
金錢: 44291 金幣
線上時間: 38853(時)
註冊時間: 2008-07-21
最後登錄: 2025-04-21
3樓  發表於: 2011-08-15 20:32

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難得一見,因此對錢幣收藏愛好者而言,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更實際。

陳永表示,最近5年,人民幣的價格漲了近十倍。

中國人民銀行1962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從1997年開始遭遇資金炒作,

當時古幣水印貳元最高炒到了200多元,存世量較大的“大團結”炒到了60多元。

2007年,幣市再度復蘇,而今,兩者的市場價格分別到了2600元和330元。

第四套人民幣全套11張,面值大約在5000元左右。其中,全品相的1990年版50元幣,單張價格約為2000元。

1980年版50元幣已經上漲到3000多元。
級別: 局長
UID: 4089
精華: 0
發帖: 25150
升級點數: 6093 點
金錢: 44291 金幣
線上時間: 38853(時)
註冊時間: 2008-07-21
最後登錄: 2025-04-21
4樓  發表於: 2011-08-15 20:32

直到近期,漲了數年的錢幣市場開始出現回落的跡象。陳永表示:“連著漲了5年了,普遍漲了10倍,

這種情況下,投資的資金其實不應該動了。”他表示,任何一個領域,如此瘋狂漲了十倍,

“價格已經嚴重背離了其價值,調整是一定的。”他建議錢幣收藏投資愛好者,目前不適宜入市,

調整還會持續,現在最好就是按兵不動。
平凡如我
級別: 郵務佐
UID: 4959
精華: 0
發帖: 687
升級點數: 490 點
金錢: 3265 金幣
線上時間: 81(時)
註冊時間: 2010-04-22
最後登錄: 2022-10-21
5樓  發表於: 2011-08-15 21:07

第四套人民幣全套11張,面值大約在5000元左右。其中,全品相的1990年版50元幣,單張價格約為2000元。




怎麼算的?印象中大四套14張,面值三百多人民幣,9050也沒有2000人民幣的行情.
Time now is:04-22 00:26,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