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香港郵政署成立170周年紀念系列報導-(3)
香港政府新聞網
把握機遇 成網購平台
互聯網的出現令電郵流行起來,也湧現林林總總的社交網站、視象通訊,使投遞郵件的數量大幅下降。全球郵政業務因而出現危機,郵政服務更被視為夕陽行業。
香港郵政由1995年起改以營運基金方式運作,需要自負盈虧。雖然面對逆境,卻能把握機遇。郵政署最近仍在增聘人手,便是最好的明證。
「傳心意、遞商機」是香港郵政的理念。郵政署長張雲正指出,近年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通訊媒介的興起,對全球郵政服務雖是嚴峻考驗,卻帶來簇新的消費模式。「電子商貿的發展,為我們帶來商機。過去數年,由網上購物而衍生的小包,即少於2公斤的包裹,業務增長非常迅速。」
網上購物成為潮流,香港郵政亦把握機遇,推出多種相關服務,並與團購網站合作,透過全港126間郵局作為平台,讓巿民在網上購物後,可選擇郵差派遞上門,或者在各區郵局直接付費和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