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契約包羅萬象 收藏家爭相收藏
客家電視台 – 2012年1月24日 下午8:02.
【廖期錚 范傑翔 台北】
明清到日治時期,一份正式契約,分為「契頭」和「契尾」兩大部分,同時擁有才能算是完整的契約,這些老契約包羅萬象,從種茶到辦學校,甚至是地方廟會輪值都要打契約,不但記錄著古早客庄的常民百態,成為研究先民墾拓的教材之外,也成了收藏家眼中的搶手貨。
泛黃老舊的契約上千瘡百孔,這份清朝光緒年間,算來將近150年歷史的官民契約,記載著當年客家先民在新竹一帶開墾種茶的過去。
文史工作者 楊蓮福:「桃竹苗這些地方,比較多是種茶的、開墾樟腦的這樣一個契約,在經濟上或產業上可以看到客家移民的身影。」
從前舉凡民間商號之間的買賣、土地的租借,甚至地方仕紳辦學,老祖宗都一定要打個契約,還分成契頭和契尾,拿到有官方認證的契尾,一份契約才算完整有保障。
文史工作者 楊蓮福:「契頭跟契委當中那是一個固定版式,等於說官方給你這樣的認可,兩造之間如果有什麼糾紛,官府就以這個來作為證明的文件。」
除了老地契,文史工作者楊蓮福,還收藏了這一本昭和年間在台灣推行的日粵詞典,收錄各種生活常用詞彙,其中「粵」指的就是客家話,也讓人一窺日本時代,統治者對客語的態度。
文史工作者 楊蓮福:「漸進性的讓這些漢族,讓客家族群讓閩南族群,忘掉自己的根,可是在語言生活上面的方便性,還是沒有讓它減少。」
只不過這些珍貴的文件史料,歷經清朝、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隨著開發以及都市更新越來越少,價值也水漲船高,不但學者、收藏家競相收藏,也提供了後人研究地方歷史演變最重要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