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展“催生”郵票造假 2012年01月16日15:50 東方早報
1922年奧地利全套音樂家試模樣票(NO.17),附設計家和雕刻家簽名。
《外國音樂家》郵票複製印刷品
郵票區別於其他收藏領域中專家意見很難一致,郵票評審員的公信度比較統一,且爭議很少,這是其他門類的收藏圈很少有的。然而,熱熱鬧鬧的郵展背後不容忽視的是,各種迎合參展藏家而導致的各種不同方式的郵票造假也層出不窮。
陳子裳
剛結束日本世界郵展“專題類”競賽評審工作的資深郵票藏家施邑屏日前回到上海,又繼續在世界各地郵票拍賣行的官網,尋覓他所收藏的音樂專題類郵票的稀缺樣票。收藏郵票超過50年的施邑屏之所以每天花5小時上網尋覓,就是為了補齊他自己收藏的《走近貝多芬》專題郵集中的郵品。
郵票相比其他收藏領域,算是比較規範的收藏版塊。除了世界郵展評委會,還有亞洲郵展和各國郵展評委會。區別於其他收藏領域中專家意見很難一致,郵展評審員的公信度比較統一,值得信賴,且爭議很少,這是其他門類的收藏圈很少有的。然而,熱熱鬧鬧的郵展背後不容忽視的是,各種迎合參展藏家而導致的各種不同方式的郵票造假也層出不窮。
郵展多角度體現收藏深度 參加國際郵展比賽時,評審都會通過郵集考察你的研究深度,研究是否透徹?是否有新發現?是否把以前已有的研究做徹底地了解,這全部反映在收藏的集郵材料上。在世界集郵展中憑《中國大清明信片及信箋》獲得大金獎的台灣資深集郵家、台北集郵協會名譽理事長陳友安告訴《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記者:“解放區發行的郵票,或者民國戰亂初期和清朝存世量很少的郵票,因為檔案資料不完整,就會產生研究的意義。雖然那些年代的印刷技術差,但郵票變化多,蒐集郵政檔案資料把郵政歷史和郵票歷史還原,本身就增加了研究的樂趣。
比如清代紅印花加蓋票,大清以前通過銀兩制度計算郵資的單位,之後改用銀元,後來郵票供應不足,就用印花票加蓋,最有名的就是'紅印花加蓋小字當一元'的郵票,存世僅32枚,有的加蓋變體票存世量比它還少,但價格都沒它高,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這個品種是最貴的郵票。 ”相比之下,現代的郵票印了幾枚、誰印的、設計者和郵資都很清楚,一目了然的郵品研究的意義就不大。
陳友安表示:“在設計展集時就要考慮著名的變體票和典型的版式是否都已表現,展出的集郵材料是否可以梳理紅印花郵票歷史的發展脈絡,是否在郵集中表現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還包括郵票在使用過程中信封和匯票等各種不同使用途徑裡包含的各類輔助資料的搜尋和整理。” 如何在集郵中體現深度,各有乾坤。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學術委員、《上海集郵》副主編邵林也對《藝術評論》記者表示:“一個專題類郵集的製作者需要很廣的知識面,而不僅是郵票的簡單羅列,集郵妙就妙在這裡。”一本郵集有不同分類,傳統類分地區、時間,比如清代、民國郵政等,題目越大,選的東西就越要有代表性,如果範圍小就要專業深,不僅要有輔助材料,還要有歷史知識。
第二大類是專題類,比如運動、航海。邵林說:“初級階段只是分類,高級郵品展示通常都有情節和'故事',比如張勛復辟的故事,張勛復辟的時候改年號,把民國六年改成宣統九年,那麼在改年號的第一天,如果有北京寄出的信,蓋了宣統九年的郵戳,但寄到其他地方時,由於不受張勛控制,蓋的仍舊是民國六年的郵戳顯示收到,這類信封自然很少,因為後來一亂,北京郵局不營業了。所以收集這些歷史上因為郵資或政體的變革形成真實使用過的信封或者郵政材料和郵政憑證叫郵政歷史競賽,有一定深度和挑戰性。”
趙湧在線的董事長趙湧告訴《藝術評論》記者:“專業性和流通性是郵票收藏最重要的環節。做專業的收藏,不要期望很全面,收藏的樂趣和難度就體現在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做適合自己的系列收藏。而目前郵票的實用價值降低,新發行的郵票流通性減少在我看來未必是件壞事,因為都是藏家在玩,這個領域會越來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