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出自清朝竹刻名家顧玨之手的竹刻筆筒,被主人當雜物捐給慈善商店。翻攝網路
圖片:
不識貨 名家1674萬筆筒被當廢物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29日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一只捐給英國慈善商店的殘破竹刻筆筒,沒想到竟是「極罕見」的清朝竹刻名家顧玨作品,日前在拍賣會上,被香港買家以36萬英鎊(約1674萬元台幣)高價標下,震撼古董藝術界。
--------------------------------------------------------------------------------
鑑定確認清朝作品
清初竹刻大師顧玨,字宗玉,擅刻人物山水,以「刻鏤精深、細入毫髮」聞名。在英國拍賣的筆筒,高約16.2公分,直徑約14.5公分,上面刻有老子騎青牛出關,在山巒流水間遁隱山林,及「顧玨」和「宗玉」印章,估計完成於1662年至1722年間。
這只筆筒的竹木已枯乾,出現裂紋,底部和邊緣用膠水貼住,賣相不佳,因此被不識貨的主人當成雜物捐出。但英國布里斯托的聖彼得慈善商店職員卻有雙慧眼相當識貨,把筆筒交給專家鑑定。
知名中國古董專家雅斯福德(John Axford)說:「幸好有人看得出筆筒的潛在價值,這是17世紀最著名竹刻家的作品,極其罕有。」
慈善拍賣高價售出
拍賣時投標激烈,最後以約1674萬元台幣成交,是估價的15倍。聖彼得慈善商店旗下47間店面的年營業額僅13.8萬英鎊(約642萬元台幣),如今拍賣所得近乎3年收入,負責人說:「近來不景氣籌款困難,這筆錢簡直如及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