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防癆郵票 原來和耶誕節有關
2016/12/03 13:19
四五六年級民眾小時候都買過、七八年級沒見過的防癆郵票,其源起居然和耶誕節有關,雖然退出校園,卻持續發行,最近以
「桐花」為主題、以台灣為名的防癆郵票,默默
奪得國際聖誕(防癆)郵票第二名。中華民國防癆協會秘書龍珮寧指出,約在100年前,結核病(肺癆)是致命的傳染病,有名丹麥老郵差目睹人們貧病交加卻無力就醫,暗自憂傷。西元1904年,他正在清理一大堆耶誕節郵件時,突然放下工作,出神凝思,腦中迸出個好點子。
老郵差心想,趁著大家興高采烈互寄聖誕卡之際,讓每一張聖誕卡附貼一枚與郵票大小的貼紙,每枚酌收一點錢,積少成多,可做為窮人治療結核病的經費。他的巧思獲得郵政當局的贊同、也獲得丹麥國王的支持。
這枚被稱為「聖誕郵票」的貼紙在丹麥創印、發行、義賣,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許多國家相繼仿效,更名為「防癆慈善紀念票」,也就是俗稱的防癆郵票。雖有郵票的名字,卻不能做為郵資,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人小時候把寄信貼上防癆郵票,卻被打回票的原因。
..............
根據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的資料,民國於37年夏天曾發行資助防癆附捐郵票,每枚除郵票使用面值外,另加收捐款當時2000元,當時是一筆大錢,附捐所得,彙繳政府充作防癆基金。到了民國42年,中華民國防癆協會做為世界抗癆暨肺疾聯盟的會員,開始每年發行「防癆慈善紀念票」義賣,至今63年。
.............
.............
防癆郵票發行量大幅萎縮,目前每年發行1萬5000張,有少數人士專門蒐集。防癆協會階段性的任務交棒,防癆郵票扣除成本後餘款捐給政府,今年還有高雄市政府申請款項幫助貧困結核病患。
.............
.............
國際抗癆聯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周邊組織,聯盟日前在英國利物浦舉辦第47屆肺健康世界年會,
會員投票選出今年度最喜歡的防癆郵票,前三名得主是印度、台灣、日本。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203012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