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3456»Pages: 4/6     Go
主題 : 法國集郵攻略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0樓  發表於: 2017-12-28 11:17

平常郵件(ENVOI STANDARD)

圖片: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法國郵政有哪些服務。法國的郵資每年都會微調,某些郵局可以拿到一份多達13頁的郵資簡表,當然LA POSTE的網站也可以下載。首先是平常郵件服務(ENVOI STANDARD)。函件部分原則上並不區分信函、印刷品、新聞紙、小包、明信片,都是劃一收費,由快至慢分為3級:優先級(PRIORITAIRE)、綠信(VERTE)和經濟型(ECOPLI),法國本土及摩納哥、安道爾互寄首20公克2017年的郵資分別是0.85、0.73、0.71歐,寄往各海外省則要加收若干的航空附加費,預計到達天數分別是1、2、4天,但實務上要再乘個2~3左右,因為法國郵差不是每天送信的,有時郵差休假也不會有人替班。海外省分為2區,第1區是圭亞那等美洲、加勒比海領地,第2區則是大洋洲、南極領地,前者資費較低,後者則較高。

法國本土並沒有普通包裹的服務,但寄往海外省卻有,叫作經濟型包裹(COLIS ECONOMIQUE)。另外法國郵政也提供盲人文件免費寄遞的制度,但只限於窗口收寄。寄宿家庭的爸爸在郵局服務,是國營時代的留任人員,仍適用公務人員法令。他告訴我,其實法國郵政也有印刷品、新聞紙這類的特定郵資,但通常只對簽約的企業客戶開放,一般公眾無法享受,而且條件較為嚴苛,比方印刷品,必須以法文寫成、對法國文化有貢獻的,才能享受資費上的優惠。
[ 此帖被wmdw2003在2017-12-28 12:46重新編輯 ]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1樓  發表於: 2017-12-28 12:45

追蹤郵件(ENVOI SUIVI)






  

接著是追蹤郵件(SUIVI)的服務,這個名詞臺灣人可能不是很瞭解,但說日本e小包大家就知道了,這是介於平常郵件和掛號郵件之間的一種服務。主要是因為掛號郵件的「簽收」在先進國家的成本很高,所以有了追蹤郵件這樣的安排,寄件人可以查到郵件已送至何處,但收件人不需要簽收。除非你有保價,否則遺失恕不補償。其實簽收服務在臺灣的成本也很高,只是共同成本的部分,大家故意裝作看不到,然後把掛號費訂得低低的,大家拼命寄,郵局自然成了血汗工廠。

法國本土的追蹤信,20公克2017年的郵資是1.13歐,預計2天內可以收到,海外省同樣要加收航空附加費。在這裡順便介紹一下「法國本土」這個字,法文叫作「France métropolitaine」,指的是歐洲那塊六角形的領土,相對而言則是海外領土(OUTRE-MER),像是圭亞那、瓜德洛普、法屬玻里尼西亞等。

另外也有追蹤包裹的服務,包裹的法文叫作COLISSIMO,法國本土互寄只有追蹤包裹,海外領土才設有平常包裹服務。追蹤包裹可以加掛號(其實加了掛號就等同掛號信了,不過還是被歸在追蹤信的類別),也可以保價、附回執。

寄一封追蹤信,並不需要親自前往郵局,直接投進郵筒即可,因為法國郵政的投遞單位全部自動化作業,追蹤信會自動撿出,由機器自動掃描條碼,通常寄件人在投寄當日,就可以在法國郵政的網站上查到這封信的處理情形。

法國郵政還有一項CHONOPOST的服務,也就是臺灣的快捷,是由法國郵政的子公司CHONOPOST提供服務,由於是獨立核算的子公司,而不是同一家公司,因此CHONOPOST並不接受LA POSTE發行的郵票,但仍然是在LA POSTE的郵局交寄。法國本土的CHONOPOST名叫「CHONO 13」,被歸類為追蹤郵件,保證隔天13點以前送到,到外省通常會坐TGV。法國郵政是有一整列的TGV高鐵專運列車,而不是像中華郵政這樣寄人籬下。至於投遞,通常CHONOPOST有專門的郵差,和LA POSTE是分開的;現在CHONOPOST周末也有投遞,但聽說也有部分地區的CHONOPOST是由LA POSTE的郵差遞送。如果CHONOPOST投遞時無人應答,發出招領通知,則一律是到LA POSTE的郵局領取。法國人很注重周末的假期,也是從最近開始,CHONOPOST才有週末投遞的服務。至於LA POSTE所有的服務,包括優先信在內,周末、例假日都是停止投遞的,因此所有的遞送時效,指的都是工作天。

在法國,郵差送來追蹤郵件的時候,通常會特別喊收件人的姓名,開門之後,把郵件交給你,就結束了。如果收件人不在,又沒有人代收,則有可能放在門口、花園裡,或請鄰居轉交。法國是一個講信用的社會,有收到就是有收到,很少會有那種明明有收到,卻說沒收到而跑去鬧的情形。當然,在某些特定地段,例如唐人街,放在門口顯有安全顧慮,郵差也有可能填發招領通知,請收件人前往郵局領取。領取時只需要出示證件,同樣不需要簽收。

要特別說明的是,採取何種方式投遞,郵差本身握有裁量權。法國行政法的制度和臺灣大不相同,臺灣是有規定什麼,公務人員才能做什麼;法國則是除非法規明定不能做的,否則公務人員都可以做。因此法國的公務人員,有很大程度的裁量空間,這一文化也影響到各行各業,一些門市、餐廳的服務員,甚至公車司機、清潔隊員,某種程度上也握有極大的裁量空間,大家也都尊重他們的專業。法國郵政雖已公司化,但街坊上的許多郵差仍具有公務人員身分,因此郵件以何種方式遞交收件人,郵差仍握有較大的裁量空間,只要合理妥適,不會有人反對他們的決定。絕對不會像中華郵政這樣,明文規定某些郵件必須送上樓,還後奧客一堆亂投訴(講得不好聽,臺灣的郵資連搬運費都不夠了)。當然,前提是法國也很少會有郵差偷懶,故意不送信的。

線上交寄的追蹤郵件,如果寄件人有留收件人的電子郵箱,事後LA POSTE會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請收件人勾選是否有收到這份追蹤郵件,同時進行滿意度調查。

[ 此帖被wmdw2003在2017-12-28 15:07重新編輯 ]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2樓  發表於: 2017-12-28 17:15

由於法國的人力很貴,因此法國郵政總是想方設法地試著降低窗口的工作量。寄宿家庭的爸爸就負責這塊業務,跟我談了很多細節。他告訴我,他們的核心思想很簡單,能不拿到窗口交寄的郵件,就不要拿到窗口交寄;不得不拿到窗口交寄的郵件,能讓窗口的作業流程減少,就盡可能減少,比方讓公眾自行自家輸入寄、收件人資料,甚至算好郵資,線上完成付款,自行印出名址及條碼。等拿到郵局的時候,只要掃一下條碼就可以收下,把3分鐘的作業時間,縮短到30秒之內完成。像是這件追蹤包裹,就是透過線上交寄系統,由寄件人自行印出名址條碼。




線上交寄的郵件,拿到郵局之後,排隊交給窗口。當人多的時候,通常會有支援的人力走到櫃檯外面,手持智慧型手機,沿著排隊的隊伍問說有沒有線上交寄的郵件,如果有的話,直接拿給他,掃一下條碼就可以完成交寄程序,寄一個包裹前後不到10秒。




如果家中不方便操作線上交寄,郵局也有很多臺這樣的機器,可以秤重、選擇遞送方式、刷卡或現金付款、打印郵資票,都由公眾自行操作,介面很簡單,也很人性化。先進國家的郵資票出售機是在簡化人力,落後國家的郵資票出售機則是在增加人力負擔,各局唯恐避之不及,一比之下,高下立判。其實早年臺灣的郵資票出售機,也是類似這樣的系統,但經常故障,中華郵政卻不是設法改善,而是直接廢除,改用現在這種綠色的機器,或許臺灣的人力真的毫不值錢。順帶一提的是,法國郵政窗口打印的營業郵資券,和機器打印的郵資票是同樣的東西,因此窗口就有很多空白郵資票,一整串的,平時偶爾也常拿來當作信封封口的貼紙使用,你要幾張就有幾張,連垃圾桶都能撿到,也沒聽說誰拿回家製成怪獸票的。有些東西,就只有臺灣把它當成寶。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3樓  發表於: 2017-12-28 17:41

掛號信函(Lettre recommandée)




  

再來介紹掛號信函(Lettre recommandée)。為什麼特別強調「信函」呢?因為掛號包裹也被歸類在追蹤郵件的範疇,只有掛號信函,由於它的費率結構較為特殊,因此獨立列為一個項目。

在法國,人們不常寄掛號信,像是信用卡、支票,通常都是用標準郵件遞送,最多用個追蹤信,因為掛號信的郵資很高,以法國的物價來看,都不算太低。因此,法國人只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才會用到掛號信。比方說,一些房屋租賃的通知,東西壞了、到期不租了,在契約裡便會載明必須以掛號信寄送給房東,有點類似存證信函的概念。法國沒有存證信函,或許您會問說,沒有存證信函,寄掛號只能證明你有寄,如何證明信函的內容?但在法國真的沒有人會問這種問題,那是一個完全講信用的社會。

法國的掛號信函,依照遺失或損毀補償金額分為3級,R1為16歐、R2為153歐、R3為458歐,不逾20公克的郵資2017年分別為3.95歐、4.65歐、5.7歐。此外,回執另加1.15歐、代收貨價另加9歐(貨價最高代收至800歐)。包含郵資及特種資費,全部都可以貼用郵票或郵資票。

實務上法國人寄掛號信,多半是到郵局直接購買帶有郵票花紋的信封組。這裡我們先來學一個法文單字「Prêt-à-Envoyer」,翻譯成英文大概就是ready to send,也就是指已經印有郵票花紋,不用再貼郵票,直接就可以寄出的特製信封。

首先介紹的特製信封,是掛號附回執的信封組,它是包在一個塑膠套裡,打開來對折、夾入信件,再黏上雙面膠就可以交寄,若有遺失或損毀,則是按照R1的標準補償。每次購買1組的售價是7.1歐,購買2組以上則優惠每組6.8歐。法國的特製信封都是買得愈多,愈便宜,但臺灣根本沒有這個條件,因為窗口的電腦化程度太低,如果這樣搞,帳務肯定會出問題,恐怕會有不肖員工私下以優惠價格大批購買,再以原價出售給公眾,並賺取價差。法國郵政提供的特製信封批量優惠,它的控管機制很簡單,結帳時電腦自動就會算出正確的款項,一筆交易如果有多個同款的特製信封,便會改以優惠價格計算,收據上列得一清二楚。窗口結帳時都是刷條碼,每種特製信封、小全張、郵票小冊都帶有條碼,郵票的條碼則是印在大全張的邊紙上,而不是印一些什麼「郵政劃撥大眾帳房」這類不知所云的廢話,可以說簡單又便利。庫存也是即時管理,當信封或郵票即將售罄時,票券單位便會依照電腦紀錄自動補貨。賣了多少,需求如何,完全都在掌握之中。人家先進國家的票券管理是怎麼樣的,再看看我們的票券管理是怎麼樣的,連一個3塊錢郵票都管不好,真的只有汗顏。



  

原則上,掛號信函必須拿到窗口交寄,但前面提到,法國的人力很貴,因此法國郵政開發出一種新的「手機掛號信函(Lettre recommandée mobile)」服務,寄件人只要到郵局購買特製信封,每個5.25歐,批量購買當然也有優惠,例如5個只售26歐,信封上已經印好條碼,只要按照背面的步驟,在智慧型手機下載APP,然後掃描之後,將信函直接投入專用郵筒,完全不需要拿到窗口。之後該信函的各項處理、投遞,各個環節都會透過手機即時通知寄件人,交寄證明也是直接從手機上下載。

[ 此帖被wmdw2003在2017-12-28 17:51重新編輯 ]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4樓  發表於: 2017-12-28 17:49

圖片:
圖片:
這是手機掛號信函的操作說明,最近法國各家郵局都在力推這種新服務。順帶提一個文化上的差異,法文的各種操作說明,大多是用第一人稱的JE(我怎麼怎麼做),中文一般則會用第二人稱(請你如何如何做),而且法國通常用的是現在簡單式,而不是命令式,讀起來更讓人覺得有同理心。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5樓  發表於: 2017-12-28 20:38

特製信封及便利箱包袋(Prêt-à-Envoyer)




  

除了掛號信之外,綠信、優先信、追蹤信也有提供特製信封的選擇。像是綠信有20克、20克開窗信封、50克、50克開窗信封、100克這5種選擇,尺寸大小不同,價格則依照購買數量略有差異。單枚20克的綠信特製信封,2017年是賣0.93歐(綠信郵資0.73歐、工本費0.2歐);但若一次購買100個,則是73歐,等於免除信封工本費。臺灣人一定會問,20克的特製信封,真的就只能裝20克嗎?實務上只要塞得進去,問題不大,因為法國郵政很少再補收欠資的,根本不敷成本,也很少有人會故意幹這種事。



這是優先信20克不開窗的特製信封,單枚2017年的售價是1.05歐(優先信郵資0.85歐、工本費0.2歐)。優先信的特製信封只有20克開窗和不開窗2種。



這是追蹤信20克不開窗的特製信封,單枚2017年的售價是1.33歐(追蹤信郵資1.13歐、工本費0.2歐),上面已經印好條碼,可以直接投入郵筒,也可以交到郵局窗口。追蹤信特製信封的尺寸比較多元,除了不同重量,還有紙匣和限重500克的軟袋。



這些特製信封,郵票花紋都是很普通的圖案。法國的郵票分為「普通郵票」和「漂亮郵票」(BEAU TIMBRE)兩種。所謂漂亮郵票,也就是臺灣郵友所認知的紀念郵票、特種郵票,圖案比較漂亮。發行漂亮郵票時,有時會附帶發行帶有漂亮郵票的特製信封,這種特製信封工本費比較高,綠信要1.18歐、優先信要1.25歐,等於加收0.45歐的工本費。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6樓  發表於: 2017-12-29 10:21

圖片:
各種特製信封,就像這樣放置在貨架上展示,明碼標價。有些10個一組已經裝好,結帳時就是按照優惠價出售,你也可以把它拆開,按照實際購買的價格結帳。公眾若要一次購買多枚,如果沒有成包的,拿散裝的一次結帳也照樣享有優惠。這些信封公眾可以自行取用、試裝,寫好地址後,再拿去櫃檯結帳,並可直接交寄。貨架上沒有的尺寸,可至窗口購買,由於法國郵政的庫存管理很到位,因此很少有缺這個、缺那個的情形。如果單買信封不當場交寄,營業員會在信封背面加蓋戳章,以資識別。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7樓  發表於: 2017-12-29 10:38

引用
引用第37樓Esh于2017-12-28 23:54發表的  :
另外,這種法國本地預付信封應該可以補郵票寄國際吧?
待下次去,知道買這種信封來寄了

理論上是可以的,特製信封上的郵票花紋,可按當時該種郵件資費扣抵郵資。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8樓  發表於: 2017-12-29 11:07

圖片:
法國郵政的包裹服務,也有郵資已付的便利箱、包、袋,不過他們限制較多,每種尺寸都設有重量上限,大約等同該款箱、包、袋的體積換算重量(長×寬×高÷6000)。比方法國本土互寄1公斤的氣泡包,2017年的單買一個的售價是8歐,一次購買100個則平均每個7.6歐。除了制式的圖案,法國郵政也會配合節慶,推出特殊圖案的箱包,最近也和星際大戰結盟,推出限量版的便利包。

另外CHONOPOST的快捷服務「CHONO 13」也有便利包,法國本土互寄1公斤的氣泡包,2017年的單買一個的售價是26歐,一次購買300個則平均每個的售價可低至22.1034歐。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兩款包裹及快捷服務,都只限於法國本土、摩納哥、安道爾互寄,不能寄往法國的海外領地。寄往法屬海外領地的包裹、快捷,必須使用國際(MONDE)的郵資已付箱、包、袋,由於這樣並不划算,因此實務上大部分寄往海外領地都是直接秤重交付郵資。

很多臺灣和大陸留學生都在問(大概也只有這兩個地方的人會問這種問題),交寄便利箱能否超過限重?這完全沒有標準答案,前面已經提到,法國的公務人員有很大的裁量空間,郵局窗口人員當然也是如此。如果只超過一點點,通常都會通融,一般寬限值多在10~20%左右(這是留學生版上的鄉野傳說)。偏偏有個大陸同學就故意挑戰這個極限,買了7公斤箱,卻裝到9公斤,結果遇到一個照章辦事的窗口人員,或許認為他是故意超重,最後被要求拿出2公斤,直至低於7公斤才放行,連寬限值都沒了。

理論上便利箱也可以貼郵票補差額,但實務上很少人這樣做,有些郵局人員甚至認為不行。此外,保價的特種資費亦可使用郵票交付。
級別: 榮譽會員
UID: 2847
精華: 0
發帖: 2635
升級點數: 1519 點
金錢: 10306 金幣
線上時間: 458(時)
註冊時間: 2006-02-18
最後登錄: 2025-02-24
39樓  發表於: 2017-12-29 11:42

雜項資費




  
在法國,所有的服務都不是理所當然,所有的服務都要付費,絕對沒有像中華郵政這樣佛心來著,上頭開發出一堆免費的所謂「便民服務」,然後再把事情全部推給基層單位去做,做個半死卻沒有任何額外的報酬,久而久之民眾也認為這是郵局該做的。

中華郵政的轉址、改投、改寄、郵件暫存郵局幾乎都是不用錢的(即便改寄也只需要付少許的郵資,或根本免費),但法國郵政都是要收錢的,而且還不便宜。需要這項服務的,請到郵局購買套裝包,依包內指示提出申請。搬家是你家的事,轉址服務當然要收費,這是合情合理的。

比方說,出國度假2個月以內,郵件需要暫存郵局的,請購買20.5歐的套裝包(圖中);經常不在家,需要一年之內無限次數的轉址或暫存郵局服務,請購買60歐的套裝卡片(圖左);搬家轉址包38.5歐,6個月有效(圖右)。
[ 此帖被wmdw2003在2017-12-29 14:13重新編輯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123456»Pages: 4/6     Go
  » 綜合討論
Time now is:04-30 17:38,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7.3 Certificate Game Code © 2003-09 PHPWind.com Corporation style by xiaoqiang.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