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引用
引用第11樓黑人于2007-08-19 19:06發表的 :
徐兄--這樣會羨煞很多人.一出手就這麼多封雙圈實寄封.多年也難得一見
其實像我們這一群三、四年級的愛戳同好,幾乎人人都有數個台北雙圈戳,只是他們不願或不便發表而已,可不要低估他們的實力與豐富的藏品唷﹗
提到我們這票戳友,我忍不住要多說一些(浪費看官郵友的寶貴時間,請原諒)。
二十幾年前我們十多個年紀相若的戳友,經常聚集在一起談戳論郵,除在舍下外;還足跡踏遍北投的蔡新玄兄、草屯的李東明兄、簡俊德兄、簡錫章兄、中興新村趙牧師---等府上,其中樂趣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可說是個人集戳生涯的全盛時期。
我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成員手中獲得的研究資料(全由簡俊德兄自掏腰包,一手整理影印分送,其勇於付出的精神點滴在心頭),不可無故外流;更不可對外發表,當時的用意是防不肖郵商趁機任意哄抬價格而增加收集的困難,可見我們有先見之明獨到的眼光,一笑。
在這段相聚的日子裡,最讓我們感到驕傲的驚人成果;就是我們發現第一型的信櫃戳(實線有管轄局,地名無「櫃」字軌者,如圖)。記得當時為此戳之身分歸屬,曾與成員外的某郵友爭論不休,他堅持那是代辦所戳。幾年後他勤於研究,翻找郵政資料求證,終於認同我們的看法了(抱歉,因臨時事忙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