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國獨虎票郵封
台灣民主國郵政創始人麥嘉林給當時香港日報的短通訊(刊載於1895/11/16)內容中述及
”有9256封信件用了第一版郵票,由台灣寄大陸”.
“在五個星期當中也有八千封信用了第二版郵票”.
這則唯一的官方記錄讓我們大致了解了獨虎封的數量.
除了郵政初期幾項特例,我們大致了解郵封使用期間多介於1895/08/29 至 1895/10/15間.但是由於相關文獻留存不多,留下許多不尋常現象,值得我們後人探討,玩味.
1. 絕大多數獨虎封都寄往島外,並蓋有民主國大小圓戳,但是多數未蓋有到達戳.為數不算少的這些郵件是否真有寄出島外呢??
2. 除了8月18日試辦期間,有3封貼一版伍拾錢郵封銷大圓戳外.之後皆似乎有規定般一版票銷小圓戳,二版及三版票皆銷大圓戳,無一例外.為什麼要如此作業呢?戰亂中的官辦郵政能有此效率,令人訝異.
3. 民主國郵政在將近兩個月的存續期間,密集的發行了三版獨虎票.最早發行的一版獨虎票持續使用到戰爭結束.檢視現有的獨虎封後我們發現幾乎看不到貼有跨版獨虎郵票的郵封.即使現代的我們已經歸類的二及三版,就是當時民主國時代統稱二版的獨虎票,我們也很難發現二三版獨虎票的混貼封.這難道是每個郵票販售單位只有一版郵票販售?在當時民間訊息流傳不便,兵馬倥偬之際,是如何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