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亞邀郵展小全張仿效的只是發行方式,設計水平仍未達到,如果香港發行這樣的小全張,我會吐血!
【山水台灣】卻出現鳥及海豚??而且一張小圖卻想將整個台灣納入,底圖顯得小氣而不大方,是要大家拿放大鏡欣賞嗎??
中國大陸所發行的郵票小冊,內容精采、印刷精緻,不集郵的人拿到手上也想買一本。郵政總局如法泡製也未必能鍊成仙丹。
集郵人士不就是一般民眾,只是多了基本郵識(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個性化的出現,也許帶來郵政許多的收入,但是不節制的發行卻可能會將新生的集郵人士徹底毀滅。當然有人會說很多人收集個性化並不是為了賺錢,但是事情總是一半一半,只要這一半(50%)的人離開那郵局要在吸引這些人回來得要付出(100%的心力)那問題來了這幾年郵局是否付出100%的心力來照顧集郵人士,否則低迷的郵市是怎樣來的??(不用心的結果)。
像林志玲的加印個性化,可以弄個一版、二版,作簡單的分別,或是另外在設計新的版面,用心的結果相信可以獲得認同,也不至於在新聞媒體上醜態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