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下面是引用台灣專題於2006-07-20 20:27發表的:
70萬張 跟1000萬張 應該不只差一點吧
常用票上幾百萬,特種票不到百萬
很好分的...沒有分不出來的問題嚴重
另外個人化的常用票原版雖少,個人化版隨時在添印啊
好政策要支持 ^^
我想你大概誤會我的意思了,常用票的發行一向是傳統類集郵最好的題材,每次添印的發行 版式與紙張研究 一向都是最好取得郵品材料的最佳方向,參考一下陳祥吉先生的燈塔郵集,若不是有這些添印票的發行,傳統類的郵集看起來就會像專題類的郵集一樣,個人並不是不支持郵局的這項新措施,畢竟民營化的郵局要以業績為最先考量,但基於從一般集郵者轉換成鑽研郵史的集郵研究者,少了這些常用票的添印發行,轉換變成發行數量大很多的『另類專題票』,對往後對於研究與收藏傳統類的郵人很了很多樂趣,但這種方式對於集郵的發展多少有點助益,如果如同集郵處回函索是那就乾脆就發行多一點種類的專題票何必發行這種形式的常用票呢,但對於個人化常用郵票的發行,小弟只認為那也是為了推管集郵業務的一種管道,但對於集郵很久的我卻不敢茍同。
[ 此貼被CPDC在2006-07-20 20:58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