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版郵資票(國父紀念館)發行於84年7月31日,印製數量30萬枚(實際出售量約20萬枚);第二版郵資票(中正紀念堂)發行於85年11月5日,印製數量270萬枚(實際出售量約50萬枚),因機器經常性的故障及未能有效的管理解決,而於89年1月底全面停售。由於當時發行,郵總並未同新郵般的推廣及介紹,且全台祇有北中南三部出售機販賣,知道購買及大量收集的人並不多,以至留存至今的新郵及實寄郵品都相當可貴,尤以第一版郵資票更因出售量少,時至今日已是郵資票迷熾手可熱必追的熱門郵品。
一、二版郵資票發行至今已逾十年,雖然常可見到有關票品方面的介紹文章,但研究方面的題材好像不容易看到。筆者有幸於去年四月從網路拍賣中拍得二版郵資票一批300多枚,不錯的是可以找到打印面額位置高低及油墨深淺間變化的各類不同郵資票(可以判定該批郵資票是不同時期甚至不同出售機所購買),而整理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郵資票左右兩邊的齒孔。
一、二版郵資票整捲枚數是3000枚,由美國知名廠商所承印。就如同59年代所發行的中山樓及69年國旗捲筒郵票一樣,是由整張郵票紙進行印刷後刷膠打孔,最後再進行每捲間之裁切,所以會造成同一捲的每張票齒孔位置都相同,但不同捲間的齒孔會有些微的差距。這也就是現在我想探討研究的主題~台灣一、二版郵資票齒孔組合型式的定位。
依據交通部郵政總局84年7月28日,發給台灣北、中、南區郵政管理局函的說明中有說到,左、右兩邊齒度為93/4度,尺幅則為25.0×22.1mm。但實際量測祇有少數可量得足夠尺寸,而大部份量到的票幅尺寸為24.75×22.1mm,高度短少了0.25mm(可以拿10張郵資票並排量測,所得數據再除以10)。而兩邊齒度為93/4度,也就是20mm長度間會有9又3/4的孔,經放大比例量得孔深約1.10mm、齒高約0.95mm。
依上下”孔深”及”齒高”的不同及相關位置,經重組歸類後有10種型式(這祇是目前所發現暫定的型式,如日後有新的型式將重新組合),整理介紹如後:
型一:頂邊齒高約0.55mm+12孔×1.10mm+11齒×0.95mm+底邊齒高約0.55mm=24.75mm
型二:頂邊齒高約0.25mm+12孔×1.10mm+11齒×0.95mm+底邊齒高約0.85mm=24.75mm
型三:頂邊齒高約0.10mm+12孔×1.10mm+12齒×0.95mm+底邊孔深約0.05mm=24.75mm
型四:頂邊孔深約1.05mm+11孔×1.10mm+12齒×0.95mm+底邊孔深約0.20mm=24.75mm
型五:頂邊孔深約0.80mm+11孔×1.10mm+12齒×0.95mm+底邊孔深約0.45mm=24.75mm
型六:頂邊孔深約0.45mm+11孔×1.10mm+12齒×0.95mm+底邊孔深約0.80mm=24.75mm
型七:頂邊孔深約0.20mm+11孔×1.10mm+12齒×0.95mm+底邊孔深約1.05mm=24.75mm
型八:頂邊孔深約0.05mm+12孔×1.10mm+12齒×0.95mm+底邊齒高約0.10mm=24.75mm
型九:頂邊齒高約0.85mm+12孔×1.10mm+11齒×0.95mm+底邊齒高約0.25mm=24.75mm
型十:頂邊齒高約0.50mm+12孔×1.10mm+11齒×0.95mm+底邊齒高約0.85mm=25.00mm
從複組後的郵資票中可以發現幾個有趣及探討的問題?
一、 為何祇有”型十”的票幅高度是25.00mm比其他多0.25mm,我想整張郵票紙經印刷後,會先切除邊紙後打孔(也有可能是先打孔後切邊紙),可能精度差(誤差率)的關係,從”型一”定位開始等量分捲切割至”型九”,而所有精度差皆留在”型十”,這也是複組分型最重要的依據。
二、 “型一”至”型五”間及”型六”至”型十”間的齒孔皆可在微小差距內組合(接合),唯獨”型五”與”型六”間的孔無法密接,誤差達0.2mm(孔深1.10mm-型五底邊孔深0.45mm-型六頂邊孔深0.45mm =0.20mm),或許在”型五”與”型六”間另存著一種我尚未發現的型式也說不定,也希望那位知者能告知或提供相關實物以解迷惑。
三、 如果從”型五”與”型六”間分出一條中心線,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情形『齒孔對倒』,”型五”與”型六”齒孔對倒,”型四”與”型七”齒孔對倒,以此類推。
四、 一版郵資票的齒孔同二版郵資票皆可做同樣的分類組合,如果你郵資票的型式夠齊全的話,試著組合看看,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發現不少樂趣。
五、 因個人知識淺薄,如有疏漏或見解錯誤,還祈望先進不吝指教,謝謝!
本文附圖如下: